参与Cana Elite迦拿教育的英国大学升学指导的学生有不少获得牛津及剑桥以及伦敦 Top4 大学的录取,包括 LSE、Imperial College、UCL 及 King’s College的取录。

很多家长学生常常都问我,我们的学生们这么多神级学府的取录是怎样炼成的。

我可以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报读牛津及剑桥大学的一些窍门,希望让到有志考入这些神级学府的同学作为参考。

1. 要争取符合牛津或剑桥收生资格的预测成绩

所有牛津剑桥的取录是必须要通过面试的一关的。要得到面试取录通知,最低消费是要达到符合学生报读科目的最低收生资格的要求。牛津以及剑桥每一科的收生要求都有所不同。

但总括而言,学校的预测成绩(Predicted grade)不能低于最低收生资格要求。大学的收生要求各有不同,例如剑桥大学要求学生在45分为满分的IB考试中取得至少40分,而牛津部分学科则只要求38至39分。英国大学每年都会在网页上更新最低的收生要求,除了总分数外,更会列出个别成绩的要求让学生参考。

以工程系为例,伦敦帝国学院要求IB学生的总分数达到38分,并需在数学及物理HL 取得至少6分;牛津大学则要求至少总分40分,并需取得三科HL 776,当中两科7分须为数学及物理。

由于剑桥会面见大概80%或以上报读该科目的学生,而牛津一般只会面见50%或以下报读该科目的学生,所以若学生报读牛津的话,有优秀的英国会考公开试(GCSE/IGCSE)成绩会更具优势取得面试取录。

2. 个人陈述如何为报读心仪大学加分?

成绩是升学的重要指标,但若要在竞争激烈的英国顶尖大学突围而出,也需要学生配备学术技能。

曾经见过一个例子,一位学生在IB取得总分44分,而另一位则获得42分,但最终却是42分的同学获得心仪大学取录,而44分的学生却失之交臂。这是由于大学也会将学生的其他学术成绩列为考量,而取得42分的学生同时具备IGCSE成绩,因而获得了加分机会。

至于未有考过其他公开试的IB学生,又该如何获得加分呢?这时,个人陈述就变得更重要了。

很多人都误以为大学未有重视个人陈述的内容,因此未有花太多精力撰写这份表现自己的文章。

事实上,一份好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往往就是学生能否获得学校垂青最为决定胜负的一环。

过往我们曾遇过一位学生,他在GCSE中摘下12个A*的顶尖成绩,而在AL的预测成绩(Predicted Score)也有望取得3个A*及1个A。学生以牛津大学的经济管理系作为首选学科,同时报读了LSE、UCL、KCL及华威大学(Warwick)的经济学系。

正当认为这样的成绩必然能够取得所有学校的取录时,学生最终只获KCL及Warwick的取录通知。这位学生于是向我们求助。经我们向学校查询,发现由于学生的个人陈述未能显示出他对知识的好奇心及学术兴趣,因而无法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得知这个消息后,学生为自己安排了一年的空档年(Gap Year),利用这一年时间去阅览相关的书本,并建立自己的一套学术理念,一年后将再次挑战心仪的大学,结果最后取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取录。

3. 要重点强化牛津或剑桥入学考试的成绩

牛津或剑桥的大部分的科目均设有科目的入学试(Standardised admissions test)。如剑桥的纯经济科 (Economics),学生要考ECAA。又如牛津的经济及管理科,(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学生要考TSA。至于剑桥的自然科学科 (Natural Sciences),学生要考NSAA等。

学生千万不要轻看这些入学试。尤其以牛津为甚。因为牛津每年面见~50%的报读学生,因此入学试成绩有着决定能否获得面试取录的机会。

举牛津的经济及管理科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为例,那管学生的成绩及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 有多强, 若TSA入学试成绩不能达到70%或以上,在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面试率只有大概35%的情况下,学生是很难得到面见的机会的。所以一定不能忽略牛津剑桥入学试的准备。

4. 面试时充分发挥学术兴趣及能力

作为过来人,真心觉得面试对大部分学生是最难的。因为成绩爆灯的学生学术能力未必能达到牛津及剑桥的学术要求。须知道在公开试要拿好成绩,熟悉考试技巧及操练是其中的关键。可是牛津剑桥的教授看重的是学生十多年来积累的学术能力,即面对学术难题的自学及解难能力。

替学生准备牛津或剑桥的面试,一直是我认为最好玩的部分。因为大部分的的题目都不一定有固定的答案。作为interviewer,其实脑海的思绪是跟著interviewee 的答案一直在转的。

与其说我们教授面试技巧,不如说我们其实是在制造一个更真实,跟面试相类似的学术环境,让学生从中去思考及应对面试有可能出现的提问。因此我们英国牛津剑桥的顾问团队有70多人,涵盖不同的学科。因为每一科都必须要由该科牛津剑桥的毕业生去制造这个学术场景及引导学术讨论。所以还是要专业先行。

常见问题

知道面试的重要性了, 但到底何时才是开展准备工程的最佳时机?以下为大家解答两个家长常见的问题

问题1:牛津及剑桥学生动辄千计,要提早多少作准备才不会落后于人?

同为世界数一数二的老牌大学,获牛津及剑桥发出面试邀请的学生自然都是成绩最为顶尖的一群,而当中最优秀的前10%学生,是既有顶级成绩,也有灵活的口才、得宜的谈吐及坚定的自信,他们往往能够自然展现出OxBridge最为重视的学术思维(Intellectual Capability)。有着这些特质的学生,未必需要花费太多准备工夫,应付面试也会绰绰有馀。

除却这群小数的顶尖精英外,剩下的绝大部分学生都需要透过大量时间准备及训练,才能装备好自己,在面试时通过考验而顺利入读两间顶尖名校。

这群学生有的在校内预测成绩已摘下全部A*级(高考)或43分以上(IB)的佳绩 ,但面试时却往往因为紧张或准备不足等原因而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思维,最终失落大学Offer。

相反,有学生的成绩在芸芸考生中只属普通至中下水平,但早于一月已开始准备,经过每个月一至两节的反覆练习、不断阅读及融会贯通,成功将自己的学术思维提升到另一层次,因而获得面试官欣赏而获得取录。

问题2: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面试有相当高的要求,但若提早准备却未获面试机会,努力的工夫会否白费?

没有任何一种努力是会白费的。正因为牛津及剑桥两间大学在面试时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仍会有所进步及得著,即使最终不获面试机会,准备的过程仍是学生一个终生受用的学习机会。

因此,不论考生的校内成绩如何,也不管是否有十足的把握,面试也应愈早开始愈好。在只可于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之间选择其中一间报读的前提下,学生若能做好全面的资料搜集,多加深入阅读,并依据心仪学科要求反覆思考、练习,一步一步提升学术思维水平及对学科的理解,最终无论是否获得取录,这段时间的努力也绝对不是枉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