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影响固然为筹备升学的学生带来了莫大的影响,“成绩膨胀”也间接令名校升学名额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这也令一众拥有顶尖成绩的学生承受了比之前更大的压力。

在这个系列文章的上篇,我们为大家分享了报读大学入学试(Standardised Test)的一些注意事项,但实际上,不少英国的顶尖大学及学科,除了入学试成绩以外,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对学术更有热诚、拥有更大潜力的学生。同时,有部分深受世界各地学生欢迎的英国大学与“神科”,并不设任何入学试要求,因此一份好的个人陈述,可说是入读顶尖学府的重要入场券。

“神校”与“神科”不一定有入学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英国著名的顶尖学府,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以及一些“神科”如医科及法律科等,都会为不同的学科设立入学试,以考核学生的基础学术知识及对学科的追求。

然而,事实上不少英国的顶尖大学及受欢迎的学科,都没有为新生设立任何入学试要求。例如伦敦政治及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部分学科、伦敦大学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 的大部分学科等,学生都无需通过任何入学时来获得甄选机会。

个人陈述不一定个人

相信很多家长和学生,在第一次听到“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一词后,都会认为“个人”为主题的文章是以个人为出发点,向校方展示自己的个性或兴趣,以符合学校的校园气氛及所需要的学生气质。

事实上,英国顶尖大学所要求的个人陈述,其实并非字面意思的“个人”。对英国的大学来说,一篇好的个人陈述,“个人”的元素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展示出“Academic Curiosity and Academic Sense”,也就是要以学术的角度去展现自己的特点。

至于如何才能做到“Academic Curiosity and Academic Sense”呢?有的同学会选择在“个人陈述”中列出自己曾经阅读过与学科息息相关的多本书籍,并简述当中的学术论点,以此说明自己对学科有很大的热诚及兴趣。这种列表在大学的眼中称为“Laundry List”,对于入学主任来说,这些书籍资料都是很轻易的可以在网上找到的,又或者在专业学科老师眼中,这些已然不是新鲜的内容。因此,这一类的资料若要放在“个人陈述”中往往不足以反映学生对学术的热诚。

若学生希望通过“个人陈述”来展示自己喜爱阅读的习惯,可以从列表中选出几篇对自己有最大启发或自己有独特观点的书籍,并在“个人陈述”中分享自己的独到观点和一些看法,给校方留下独特的印象,让校方明白作为学生的你对学术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达到“Academic Curiosity and Academic Sense”的宗旨。

个人陈述不一定完全学术

上面提到,撰写入学要求的个人陈述时,学生不应完全地撰写自己的个人兴趣,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完全学术性,因此应在内容比例上做好规划。

一般来说,在“个人陈述”中,学术部分大约占85%,剩下15%可用作展示个人兴趣,让校方了解你的个人特质。

不少大学更会要求学生有90%的内容为学术内容,而10%的内容就可分享更多关于非学术方面的兴趣等。

专业学科不一定以学术为主

尽管个人陈述不像入学试一样以学科主导,但学生在准备个人陈述时,也应该根据所报读的学科而决定不同的内容走向

事实上,英国一些较为专业的学科,并不要求个人陈述要同时具备学术性及个人性,反而要通过个人陈述展现自己,令学校留下深刻印象。

以报读英国医学院为例,学生需要在个人陈述中说明自己对医学的热诚和希望就读的动机,而过去若有参与过由医学院举办,如学生实习计划、医院体验营等不同的活动,就可以加入其中,让校方了解到学生已对学科具备一定的了解。

若因为疫情而未有这些经验,学生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医学知识,例如报读一些免费的网上课程,认识英国医疗的系统、国民保健系统等等,积极参与学科相关的课程及活动,将有助丰富个人陈述的观点,让校方更容易认可。

报读牙科的学生,还可以尝试以出奇制胜的方法去撰写个人陈述,将自己的个人特质与学科连结。例如在写到自己的兴趣时,可以分享自己从小热爱折纸、手工艺等活动,从而练成一双灵活的双手,对于将来就读牙医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这一种以非学术角度去展现自己技能及潜力的方法,往往能令校方更加感受到学生的诚意,成功机会也大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