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两期的内容中,我们跟大家分享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出现的“成绩膨胀”现象,令一众顶尖成绩的学生,在报读英国顶尖大学或一些香港神科时遇上了比以往更大的竞争。

因此,若想在竞争激励的名校中脱引而出,就要在学校估算成绩,以及各大学为考生设立的入学笔试(Standardised Test)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要在个人陈述 ( Personal Statement ) 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更大的机会在芸芸学生中脱颖而出。

那么,只要完成了上述的几个考试,升读心仪的英国顶尖大学的目标是否就十拿九稳呢?

事实上,除了以上几方面是由学生争取的成绩外,还有一项在报考英国顶尖大学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又是常常被忽略的一环,就是学校的推荐信(Reference Letter)

1 学校老师主导的推荐信

推荐信的角色,是在于让大学透过学生在中学时期的表现及老师的评价,去了解该名学生是否具备对学术的追求,以及在相关领域发展的潜能。

在英国联招系统(UCAS)中,学生需要提交一份由学校撰写的推荐信,而这一份推荐信将会作为每间英国顶尖大学及学科的招生主任甄选学生的一份极为重要的文件。

如果你在中学时期参与了不少活动,如实习计划、跟随医生或律师等,你可以选择这些活动中的导师或负责人撰写推荐信。

也可以直接让这些人为你写下一段文字,再交由学校负责撰写推荐信的老师,让他们决定是否加进信件内,因为UCAS系统内上载推荐信的上限仅为一份而已

2 提前准备资料

如果这份由学校老师撰写的推荐信,是由老师所主导,学生该如何做好准备呢?

大多数学校,对于这份推荐信的撰写都有两项安排:

一种是委派指定的老师,负责为所有符合资格的学生撰文;

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选择写推荐信的老师,由该老师决定写信的方向。

由于老师的责任是通过文字写出该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向大学展现学生的才能。

因此,若学生能够自行选择撰写文章的老师,自然就应该选择最为相熟,而又最了解学生本身个人能力的老师作为人选。

指定老师却不相熟的情形:

若学校采取指定老师的方案,而该老师与你全不相识,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无论老师是否与你相熟,在升读大学前的暑假就应提早准备好关于自己的个人资料,包括学术成绩、参与的校外学术相关活动,以及你过去的老师。

第二,开学后积极寻找该老师讨论甚至面谈,让对方得知你的想法,对于他们撰写这封推荐信时,自然能够有更丰富的内容。

第三,每个学校每位负责撰写推荐信的老师,往往要在学期内完成十多以至二十多份推荐信,因此他们若有更多资料在手,就越能够更深入地写出学生的学术特质。尽管最后执笔撰文仍是老师本人,对于这篇推荐信的内容,他们仍有最终决定。

要想成功获得英国顶尖大学的认可,除了要在公开试中去取得优异的成绩外,更要从个人陈述及入学试中做好准备。并且尽快与老师沟通,在他们的协助下提交能够突显学生对学术追求的推荐信。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想拥有一份可以为他报读的大学加分的推荐信,就应在事前准备好齐全的资料,在一整个学期中与老师紧密交流。

如果作为一名,每个学期要撰写十数至数十篇推荐信的老师来说,面对众多的推荐信,该如何做呢?

3 以突显学生学术水平为本

英国的顶尖大学,对新生的学术水平及对学术的热衷程度有很大的要求。

因此,学生也因此需要在各项升学的条件,如公开试成绩、个人陈述等方面显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追求,才能获得校方的认同。

尽管学生早就在自己的个人陈述中罗列自己参加过的活动及获奖情况。但毕竟个人陈述只代表自我的看法,因此老师的推荐信则更能让大学方面对该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

同时,由于个人陈述的字数上限仅仅只有4,000个字母(即约700至800个英文字),若学生参与了数量繁多的学术活动,也未能在限定的字数下详细分享自己的学术追求。

因此,老师的推荐信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学生的潜力、对知识的渴求等校方希望看到的特质加强说服力。

4 展现学生学术质素

对于负责撰写推荐信的老师而言,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后所展现的改变,往往很难从他们提交的只言片语的资料中所能看见。

因此,老师应在日常教学上对学生多加观察留意,慢慢了解他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途中或后期,在学术表现上展示的不同特质,并在推荐中上尽量展现这些与个人质素相关的特质。

顶部